压弯构件屈曲(失稳)演示教具 — 结构稳定性与临界荷载教学模型
  • 压弯构件屈曲(失稳)演示教具 — 结构稳定性与临界荷载教学模型
  • 压弯构件屈曲(失稳)演示教具 — 结构稳定性与临界荷载教学模型

一、产品简介

“压弯构件屈曲(失稳)演示教具”是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教学中用于直观演示受压杆件失稳(屈曲)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规律的专用教学装置。
该教具通过可调支承与加载机构,能够模拟不同边界条件(铰支、固支、自由端)下构件的稳定性变化,直观展示细长比、加载偏心距、材料刚度等因素对构件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

装置结构稳固、操作简便、演示效果明显,是高校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钢结构设计等课程中关于结构稳定性教学的重要实验模型。


二、主要功能

  1. 直观演示受压杆屈曲失稳过程

    • 通过加载构件轴向压力,观察由弹性压缩到屈曲的全过程;

    • 形象展示“压弯”转变与“临界失稳点”出现的过程。

  2. 可模拟多种边界条件

    • 通过更换支座形式,实现两端铰支、两端固支、一端固一端铰等不同约束条件;

    • 对比不同边界下的临界荷载大小差异。

  3. 可调加载偏心与细长比

    • 可调偏心加载装置,用于展示初始弯曲与受力偏心引起的屈曲现象;

    • 支撑间距可变,模拟不同细长比构件的稳定性变化。

  4. 演示屈曲模式与后屈曲变形形态

    • 可通过刻度尺与位移传感器观测屈曲曲线;

    • 明确屈曲方向、位移增长与二阶效应现象。


三、可开展实验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教学目标与现象
实验一:受压构件屈曲现象演示 对直杆轴压加载 观察从线弹性压缩到屈曲转折点的全过程
实验二:边界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采用铰支、固支、固铰等约束 对比临界荷载变化规律
实验三:细长比影响规律 改变有效长度L 实验验证屈曲临界力与1/L²关系
实验四:偏心加载与初弯曲影响 调整加载偏心距 观察压弯构件的二阶效应与非对称屈曲
实验五(扩展):材料刚度与截面形状影响 更换构件截面(矩形、槽钢等) 分析EI变化对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

四、技术参数

项目 参数说明
主体结构 压弯组合构件 + 可调支承底座
材料 高强度铝合金或结构钢(可选)
支座形式 铰支、固支、固铰可快速切换
加载方式 砝码加载 / 丝杆加力机构(0–1000 N)
位移测量 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精度 0.01 mm)
偏心调节范围 0–20 mm 连续可调
有效长度调节范围 200–600 mm 可变
模型尺寸 约 800 × 300 × 100 mm
实验精度 临界力测量误差 ≤ 5%
适用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实验力学
使用对象 高校教师、学生、科研实验室、教学中心

五、产品优势

  • 演示过程安全、直观:可肉眼清晰观察屈曲临界状态与变形曲线;

  • 教学对比性强:支持多种边界条件切换与加载方式调整;

  • 可量化测量:配置高精度测量装置,数据可与理论值比对;

  • 结构稳固、耐用可靠:采用铝合金与钢制构件,寿命长、维护少;

  • 模块化扩展性:可与“压杆稳定性测试仪”“材料弹性模量实验装置”配合使用。


六、应用范围

  • 高等院校土木、桥梁、建筑、机械工程类课程教学;

  •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工程结构设计与屈曲分析教学演示;

  • 科研验证、结构稳定性可视化实验。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8655971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support2@wmkjqd.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30,全年无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