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单轴IEPE加速度传感器是进行机械振动测量的核心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将感受到的加速度(振动)信号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信号(通常是电压)。这些传感器设计用于测量物体沿其单一敏感轴(通常是其轴向)的线加速度。
现代产品设计、制造和验证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评估其在真实工作环境或运输途中的性能。刚体(被测试的产品或部件)在实际中可能经历复杂的六自由度运动(沿X、Y、Z轴的平移和绕这三个轴的旋转)。通过在实验室或测试环境中施加机械激励(如使用振动台、冲击锤),可以模拟产品可能遇到的多种真实载荷和工况,无论是持续性振动、瞬态冲击还是随机振动。
不论测试对象是复杂的航天器部件、精密的电子设备还是重型工业机械,测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被测产品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能够保持其预期的功能、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避免损坏、疲劳失效或性能退化)。为了科学、量化地评估这些特性,加速度传感器扮演着双重关键角色:
- 控制输入: 安装在振动台或激振器上,传感器提供实时反馈信号,用于精确控制施加到被测产品上的振动幅值、频率和波形特性。这是测试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的基础。
- 测量响应: 安装在被测产品(DUT)的关键位置(如PCB板、外壳、内部组件、安装点附近),传感器直接捕捉产品本身或其内部结构对激励的振动响应。这是分析产品动态特性和薄弱环节的直接依据。
通过分析这些由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工程师可以解答一系列关键的验证性问题:
- 激励符合性: 激励输入是否精确地达到了测试规范要求的加速度幅值和频率范围?(对比控制信号与目标谱/波形)
- 产品响应一致性: 产品在多次测试中,其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是否稳定一致?(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
- 设计变更影响: 在产品设计迭代或生产工艺调整后,其振动响应特性是否发生显著变化?(识别新引入的共振或衰减点)
- 结构完整性: 产品在测试中是否发生异常的高响应或共振?是否存在潜在的结构松动、组件失效?(响应信号分析揭示隐患)
- 耐久性评估: 产品在经历持续的振动环境后,其关键部件的响应是否发生漂移或恶化?(长期测试中的信号变化分析)
特点:
- 体积小,重量轻: 显著降低了传感器本身对被测试物体动态特性的影响(质量负载效应),尤其在测试小型或轻型结构时至关重要。
- 频响范围宽,可靠性高: 能够在从接近直流(DC)到数千赫兹(kHz)的宽广频率范围内提供精确、稳定的测量数据,适用于各种振动、冲击分析场景;坚固设计确保在恶劣测试环境中长期可靠工作。
- 内置IEPE电路: 传感器内部集成恒流源供电(通常2-20mA)和信号调理电路(电荷放大器),无需外接电荷放大器。仅需简单的同轴电缆即可实现长距离、低噪声传输。两线制设计(信号+供电共用屏蔽电缆)简化了系统布线。
型号 |
ZZ0111-500 |
ZZ0111-50 |
ZZ0111-10 |
ZZ0112-500 |
ZZ0112-50 |
ZZ0112-10 |
量程(g) |
500 |
50 |
10 |
500 |
50 |
10 |
灵敏度(mV/g) |
10 |
100 |
500 |
10 |
100 |
500 |
频响范围(Hz) |
0.5-12k |
0.5-10k |
0.5-7k |
0.5-12k |
0.5-10k |
0.5-7k |
谐振频率(kHz) |
~48 |
~40 |
~28 |
~48 |
~40 |
~28 |
温度范围(℃) |
-55~+125 |
-55~+125 |
-55~+125 |
-55~+125 |
-55~+125 |
-55~+125 |
输出方式 |
顶端L5 |
顶端L5 |
顶端L5 |
侧端L5 |
侧端L5 |
侧端L5 |
安装方式 |
底座M5 |
底座M5 |
底座M5 |
底座M5 |
底座M5 |
底座M5 |
重量(克) |
15 |
16 |
20 |
15 |
16 |
20 |
尺寸(mm) |
Φ15×24 |
Φ15×24 |
Φ15×24 |
Φ15×18 |
Φ15×18 |
Φ15×18 |
主要用途:
- 产品研发与验证: 在样机和原型阶段,测量部件或系统在模拟工况下的振动响应,评估设计合理性。
- 环境应力筛选 (ESS): 对量产产品施加预设的振动或冲击激励,暴露潜在的生产工艺缺陷或劣质元器件。
- 运输模拟测试: 模拟产品在运输途中可能经历的振动、冲击环境,评估包装防护效果和产品抗运输损伤能力。
- 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测量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等模态参数,识别共振问题。
- 状态与健康监测 (CBM/SHM): 在线监测运行中设备或结构(如工业机械、桥梁、建筑)的振动状态,诊断异常(如轴承磨损、结构裂纹、动平衡失效、松动)并预测维护需求。
- 振动控制和试验: 在振动台和激振器系统中作为反馈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精确复现或执行特定的振动测试程序(如正弦扫频、随机、冲击)。
- 声学与振动研究 (NVH): 评估机器、车辆、家用电器等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找出主要振动源并进行优化。
典型使用场景:
- 工业设备:
- 电机、泵、风机、压缩机轴承座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
- 齿轮箱、传动系统运行状态评估。
- 旋转设备(如涡轮机)的动平衡测试。
- 大型结构(平台、框架)的振动监测。
- 汽车/交通运输:
- 发动机悬置、底盘、车身结构在台架试验或路试中的振动测量。
- 排气系统、内饰件的振动疲劳测试。
- 车辆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如振动、冲击)。
- 列车、飞机关键部件的健康监测。
- 航空航天:
- 飞机发动机、机翼、起落架在飞行载荷模拟或地面共振试验中的振动响应测量。
- 航天器及其组件(有效载荷、电子设备)的动力学特性测试、环境模拟试验(正弦、随机、声振)。
- 发射过程冲击载荷测量。
- 消费电子与精密仪器: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抗跌落冲击测试。
- 硬盘驱动器、光学仪器对微振动的敏感度测试。
- 精密光学平台、实验台的隔振效果评估。
- 工程结构与基础设施:
- 桥梁、建筑物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的加速度响应测量。
- 风力发电机塔筒、叶片的运行状态监测。
- 大型结构(水坝、高层建筑)的风致或运营中振动监测。
- 科研与测试实验室:
-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如疲劳测试)中的动态载荷监控。
- 冲击物理实验(如碰撞测试)中的加速度测量。
- 力学/振动相关的教学演示与基础研究。
总结:
通用型单轴IEPE加速度传感器凭借其小型化、宽频响、高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IEPE内置电路),已成为机械振动、冲击测试和分析领域的基石工具。它既是精确控制环境模拟试验(如振动台)的“眼睛”,也是直接探测产品响应、评估其结构动态特性和可靠性的“耳朵”。从研发验证到质量控制,从状态监测到故障诊断,其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科研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工程师提供了洞察产品在动态环境中表现的直接数据窗口。